致敬最美逆行者:我校医学院多名优秀毕业生驰援湖北抗击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医学院在湖南、广东等地医院工作的护理专业优秀毕业生纷纷主动请缨,驰援湖北,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自1月24日起,我校先后共有20名毕业生奔赴湖北武汉、黄冈等医院,参与湖北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救治工作。让我们记住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他们分别是邓胡梦婷、周明、孙信英、李绍颜、胡晶、阳琦珂、高艳、蒋莉、李健、陈群、浦学明、李小雨、罗红英、李欢、华景莹、唐微、罗志香、张淑珍、黄湘、罗翌。
参与此次驰援湖北抗击肺炎疫情的毕业生,既有从事临床护理二三十余年、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士长,也有20出头,刚从学校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他们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冒着极大的风险,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从清晨到深夜,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忍受着生理上的不适,不分昼夜地忙碌着。除了时时刻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执行医嘱认真治疗,一次次将危重患者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以外;他们还要积极关注患者的心理波动,帮助病人树立战胜肺炎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一直以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关心与支持下,医学院向全国各省市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了很多高素质的医护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他们发挥“树木树人 济世济民”的校训精神,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驰援湖北,冲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为母校增光添彩,让我们向这些优秀毕业生致敬,期待他们在援鄂抗疫的工作中不辱使命,圆满完成疫情阻击任务,平安凯旋归来!
孙信英:竭尽所能,默默耕耘
孙信英,原衡阳市卫校96级护士63班学生,就职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现支援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后,孙信英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她看着武汉新冠肺炎日益增多,觉得很揪心!她认为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必须尽我所能,便向医院党委申请支援武汉,尽一份微薄之力!
2月13日,孙信英随广东第14批医疗队前往武汉支援,作为护理队伍中年龄最大,临床经验丰富的一名老护士,她还肩负着培训全体医护人员脱穿防护培训、考核的重任,她表示,防护工作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必须人人过关。从14日开始筹备工作,从划分酒店房间区域、整理物资,再到18日正式 进入重症病房工作,孙信英常常忙到凌晨1~2点。
抗疫最前线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早晨6:30,孙信英和她的同事们穿戴好纸尿裤,顶着寒风乘大巴前往医院。接着,医护人员排队穿防护服、防护鞋、隔离衣、戴防护口罩、帽子、防护镜等,40分钟左右后才能进入重症病房工作。孙信英告诉我们,穿戴着厚重的防护装备,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工作状态,也会感觉整个人闷得慌,但是一看到病床上痛苦焦虑的病人,就会觉得她的苦不算什么。
每天,在医院的统筹安排下,孙信英有条不紊地工作着,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执行医嘱,做好健康宣教,轮一个班就是整整6小时。每次工作结束后,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刹那,孙信英汗流夹背,湿冷交加,但却无怨无悔。当然,她的同事也和她一样,每天经历着“饿、渴、胀、痛”等生理不适,工作中不能喝水,憋着尿,前额、面部、耳后都有压疮,足跟和足趾磨擦有水泡,也依然默默耕耘着。
孙信英表示,再累也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武汉的守护者!